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臨床試驗 U.S. 食品和藥物管理局(FDA) 已經引起了CBD化妝品行業的嚴重安全問題。 這項隨機對照試驗(RCT)於2025年7月7日發布 JAMA內科 ,第一次確認常用劑量 大麻二醇(CBD) 消費者可能導致健康成年人的肝酶升高。 同時,全球CBD監管政策也正在收緊。
這是一個權威機構第一次對CBD的“非處方(OTC)劑量”進行安慰劑對照的RCT,因為它在護膚,美容和健康產品中廣泛使用,為市場提供了長期缺乏安全數據的經驗證據。 該研究還觀察到升高 嗜酸性粒細胞 在某些參與者中,表明潛在的免疫反應風險。 儘管未檢測到臨床肝臟損害,但研究小組警告說,CBD並非完全安全,尤其是在長期使用中等劑量的情況下。
試驗中,總共使用了雙盲,隨機,安慰劑對照的設計,共有201名18至55歲的健康成年人。 CBD以5 mg/kg/天的劑量施用,分為兩種口服劑量(2.5 mg/kg/time),持續28天。 受試者的中位體重為79.4千克,計算出的平均每日攝入劑量約為397 mg,這基本上與美國大多數消費者在美國購買的CBD精油和美容產品的自使用劑量範圍一致 在市場上。
而處方藥 Epidiolex 在高劑量(25 mg/kg/day)中顯示出肝酶風險,中度至低劑量的安全數據(200–以前沒有400毫克/天)。 但是,市場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每天消耗200至400毫克的CBD,但缺乏明顯的風險準則。 這項研究填補了這一空白。
實驗結果表明,在151名CBD接受者中,有8(5.6%)發展 ALT/AST >3× 在使用的第三周到第四周,正常(ULN)的上限。 其中,5例峰值水平超過5倍,2例甚至超過10倍ULN,最高峰值是18倍。 一個病例報告了輕度的腹部不適症狀。
七個患有肝酶升高的個體伴有嗜酸性粒細胞升高,這表明CBD的代謝可能會引發類似丙型肝炎的脅迫過程。 所有異常指標逐漸恢復到中斷後的1-2週內,而不會引起臨床肝損傷。
同時,CBD對內分泌系統的影響沒有顯著差異。 變化 睾丸激素 和 抑制素b 在男性和 甲狀腺激素 在所有受試者中,CBD和安慰劑組之間的相似之處。
幾個歐洲國家也開始收緊對CBD的監管權力。
2025年2月, 葡萄牙國家藥品和健康產品機構(無所適從) 召回了許多包含CBD的化妝品,包括面霜,精油,BB面霜,睫毛膏和口紅。 在四月, 法國食品,環境與職業健康與安全機構(ANSES) 建議將CBD分類為“ 生殖毒性類別1B “ 在下面 CLP法規 ,這可能會損害生育能力,傷害胎兒,並可能影響母乳喂養。
英國採用了相對平衡的監管策略。 這 英國政府化學家 已經制定了控制的分析限制指南 大麻素 ,允許在特定條件下使用CBD,但需要嚴格控制精神活性大麻素的水平。 在2023年, 英國食品標準機構 明顯地將CBD的每日攝入量從70 mg降低到10毫克。
相反, 中國國家醫療產品管理局(NMPA) 早在2021年,明確禁止使用包括CBD,工業大麻葉提取物和種子油在內的成分,從而將其從“ 用過的化妝品原材料目錄 ". 中國香港緊隨其後,並於2023年2月將CBD列為危險藥物,最高刑期為7年,罰款163,000美元。 近年來,韓國還進行了類似的禁令,禁止進口包含CBD的化妝品成分。
目前,CBD僅在美國,加拿大和某些歐洲國家的非藥品產品中合法。 四氫大麻酚(THC) 內容低於0.3%。